海洋运输又称“国际海洋货物运输”,是国际物流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随着国际贸易愈发繁荣,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在全球一体化的当下,大宗商品、电子消费品、服装等各行各业都深度依赖于海洋运输,而海上运输也成为了各个国家/地区之间进行贸易往来的主流方式,据悉,目前我国的远洋运输船队已进入世界10强之列。
海洋运输产业建立了我国自己的远洋船队,担负进出口货物运输任务。改革开放以后,海洋运输为了适应形式的发展,1993年又成立了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简称中远)。中远拥有各种远洋船舶600多艘,1700多万载重吨位。其中干散货船有200多艘,1100多万载重吨,居世界首位。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拥有集装箱船约130艘,载箱能力为21万TEU,居世界第四位。
随着中国经济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中国慢慢的变成了世界上最重要的海运大国之一。全球目前有19%的大宗海运货物运往中国,有20%的集装箱运输来自中国;而新增的大宗货物海洋运输之中,有60%至70%是运往中国的。中国的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已居世界第一位;世界集装箱吞吐量前5大港口中,中国占了3 个。随着中国经济影响力的逐步扩大,世界航运中心正在慢慢地从西方转移到东方,中国海运业已确定进入世界海运竞争舞台的前列。
随着国民经济与对外贸易快速地增长,中国海上交通运输业得到了持续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海运量一直增长,中国海运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慢慢地加强,已成为繁荣全球海运的主要的因素。随着中国海运业的迅猛发展,其市场环境也在不断发生着深刻变化,尤其是中国政府采取积极的对外开放和与国际海运惯例接轨的海运政策法规,为海运业提供了“竞争、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
航运业一直被视为一国重要的支柱产业,各国政府对于航运企业的本国化属性都很看重。货量增长放缓,在货量增长面临考验的同时,运力过剩的局面并未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市场集中度在增加,兼并收购和联盟持续并占据主要市场占有率。内外环境的变化也使得班轮业态发生改变,同时涌现出一些新的趋势。近年来,全球集装箱运输行业的整合步伐加快,班轮公司并购不断,航运联盟几番重组。目前,三个联盟主导着集装箱运输市场,并在东西三大干线上占据了多数份额。
2030年,中国将会继续稳居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大国的地位,并将在全球集装箱海运贸易上占主导地位。2030年,中国的国际海运总量预计62亿吨,约占全球海运量比例将达到17%;其中干散货运输中铁矿石、煤炭需求量开始上涨将明显放缓,粮食、石油进口将会增长较快,国际集装箱进出口海运货物总量将突破2亿TEU。
下游用户将渗透海运业,手握货源的大货主,已经不满足于仅仅拥有租船权,为扩大在航运市场的话语权,赚取更多的利润,趁着当前船舶市场低迷之际,加速自有船队建设。国际三大矿业巨头已投巨资加速船队的发展,而国内宝钢、首钢等大型钢铁企业,以及华能、神华、浙能富兴等电力、能源企业也纷纷组建海运企业。大货主时代的到来,将大大加剧海洋运输行业的竞争。
欲了解中国海洋运输行业更多深度分析报告,可点击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海洋运输市场投资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预测报告》。